安胎药-功效与作用

安胎药的功效与作用:安胎药为酢浆草科植物无柄感应草的全草,安胎药别名骨筋草、吓唬草,安胎药有温脾安胎、益气升提的功效,主治胎动不安、脾脏肿大、内脏出血、脱肛、子宫脱垂,安胎药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2-3......

功效与作用

安胎药的功效
  安胎药为酢浆草科植物无柄感应草的全草,安胎药别名骨筋草、吓唬草,安胎药有温脾安胎、益气升提的功效,主治胎动不安、脾脏肿大、内脏出血、脱肛、子宫脱垂,安胎药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2-3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。
  别名:骨筋草、吓唬草。
  性味:涩;温;有小毒
  归经:脾;肾经
  功效:温脾安胎;益气升提。
  主治:胎动不安;脾脏肿大;内脏出血;脱肛;子宫脱垂
  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2-3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。
  来源:安胎药为酢浆草科植物无柄感应草的全草。
  注意:《云南中草药》:“忌酸冷。”
 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节采集,晒干。
  原形态:无柄感应草多年生常绿小草本,高可达12cm。茎圆柱形,褐色,被棕黄色细柔毛。叶为偶数羽状复叶,绿黄色,聚生于茎顶,当触及时,叶柄及小叶像含羞草一样垂闭,小叶对生,长圆形,歪斜,长0.5-lcm,宽0.3-0.8cm,先端凸尖,基部截形,羽状脉在叶背面明显隆起,全缘。小时柄极短,总柄被疏毛,上面具一纵沟。伞形花序丛生于梢部,梗长2.5-5.5cm,被黄色茸毛,花小,黄色,果为长椭圆形的蒴果。花期5-10月,果期6-11月。
  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-1600m的疏林、灌丛中。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  摘录:《中华本草》

其它安胎药:
  紫苏:性微温,味甘、辛,具有解表发汗、宽胸利膈、顺气安胎之功。《本草纲目》言其可“解肌发表,散风寒,行气宽中,消痰利肺,和血温中止痛,定喘安胎”。适用于妊娠期风寒感冒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胎动不安、胸胁胀满、恶心呕吐等症,常与陈皮、砂仁等配伍。临床观察发现,苏梗安胎效果优于苏叶。
  石菖蒲:性温,味辛、苦,有开窍宁神、化湿和胃、安胎之功,适用于湿浊中阻之胎动不安,对缓解胸闷腹胀、呕吐等症状有良效。常与砂仁、苍术、厚朴等配伍。
  黄芩:性寒,有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、凉血止血、除热安胎之功,适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,常与白术、当归等配伍。也可治疗妊娠期湿热泻痢、黄疸及肺热咳嗽、高热、热毒炽盛之出血、疮疡肿毒等。
  苎麻根:性寒,味甘,具有清热凉血、解毒安胎之功,适用于热毒炽盛之胎动不安、胎漏下血,可单用,也可与阿胶、黄芩、当归等同用。
  桑寄生:性平,味甘,有祛风湿、益肝肾、强筋骨、固冲任、安胎之功,多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胎动不安、胎漏下血。常与阿胶、川续断、菟丝子等同用。
  竹茹:性微寒,味甘,有清热化痰、除烦止呕、安胎之功,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,可单用,也可与黄芩、苎麻根等同用。
  砂仁:性温,味辛,能化湿行气、温中止呕、止泻、安胎。适用于妊娠初期胃气上逆所致之胸闷呕吐、胎动不安等,常炒熟研末单用或配苏叶、藿香、黄芩、白术、当归等使用。
  阿胶:性平,味甘,有补血止血、滋阴润燥、安胎之功,适用于冲任不固或阴血亏虚之胎动不安、崩漏下血,可配生地黄、艾叶等,还用于治疗妇女月经过多、产后便秘等。
  白术:性温,味甘,具有补气健脾、燥湿利水、和中安胎之功。《珍珠囊》言其“除湿益气,和中补阳,消痰逐水,生津止渴,止泻痢、消足胫湿肿……得枳实消痞满,佐黄芩安胎清热”,适用于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,可配陈皮、茯苓、党参、生姜等使用。还广泛用于怀胎蕴热(配黄芩、栀子、白芍等)及血虚(配当归、白芍、生地等)、肾虚(配桑寄生、续断、山药、山萸肉等)所致的胎动不安。
  续断:性微温,味苦、辛,可补肝肾、续筋骨、通血脉、安胎,适用于肝肾虚弱、冲任失调之胎动欲坠或崩漏,前者配伍桑寄生、菟丝子、阿胶,后者配伍黄芪、艾叶、地榆等。
  菟丝子性温,味甘,能补肾益精、养肝明目、固元安胎,用于肝肾不足之胎动不安,常与续断、桑寄生、阿胶等配伍适用。还可用于肾虚之腰痛、消渴、尿频带下,肝肾不足之眼目昏暗、视力减退及脾肾虚泻等。 
  杜仲:性温,味甘,具补肝肾、强筋骨、安胎之功,适用于肝肾亏虚,下元虚冷之胎动不安、妊娠下血、习惯性流产等,可配续断(共研末)、枣肉为丸服,或配续断、菟丝子、阿胶等煎服。
展开全部内容